第十六课

 

 

 

 

 

   

身体取向
身体的方向被定義为面向他人时腿部和肩膀的偏差角度身体面對面的交談,是一种親密的表示,同时带有不想被打断的意味。
 正面的方向但稍加修改侧边,促進了間歇性的目光接触。如果身体方向偏离过多,它可代表一個冷淡的暗示,以及对於继续对话缺乏興趣。然而,在派对或聚会里,兩個人之间的角度若超過 九十度,则表示邀請其他人加入对談。
手势/身体動作
手勢被定义為一個簡短的非言語行动(例如,食指放在嘴唇上)用来被一個或多個对谈者所观察,其目的是提供一些讯息在此情況下我們希望沉默)。
日常溝通最常見的手势适用手和臉来表现。他們是与文化关系密切的,雖然其中一些手势是许多国家共同拥有的,我仍不能称之为普遍手势。
另一種類型的动作我們通常在交談時使用,但并无特定含意,我们却經常無意中這样做。如,聊天时玩弄戒指。
言语与手势可以是一致的,如同我们之前提到的例子,或是亦可提供相反的讯息。例如,我們表现出冷静,却同时咬指甲。
通常专家建议我们不要过度使用手势,並应该根据谈话內容使用之因为手势提供了更大的表現力及特质,让对谈者来判断以正面角度来解读之。
有些手勢比较容易控制。一般來說,當我们說话时,我們对於面部表情更加注意,当动作的位置离頭部较远时,我們越来越无法意识到它。這意味著在我们谈到某人的真实情感状态,这些在离头部较远的动作,如腳,是最可信的。如果我們根据动作的可信度来排列之,以下为結果(可信度由高到低):
非自愿的讯号:这类动作很难控制,如:震颤或双腿发抖。
腿部动作:腿部动作很多时候显示出对谈者的真正感受。一个不断上下抖脚的人,我們会相信他很放松吗?
身体姿势:我們在上一段已討论过。
无意识的手勢:跟表现出来的样子无关的手势,如:移动戒指、雙手摩擦衣服、玩弄着手指上的装饰小物品。
有意识的手勢:举起大拇指或用大拇指和食指圈一個圓圈。這些手势很容易地出於自願控制。
面部表情:我們前一段所提的。人們很容易根据谈话内容来假装表情,虽然敏銳的观察者会注意到脸上出现颠覆第一印象的小讯号,如:眉毛或嘴唇的抽动。
言语:最後一个用来展现誠意的就是言语本身。